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3篇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篇1
人心齐则方向明、泰山移。“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才培养要从教育抓起,既要培养高学历人才更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涵养好人才“蓄水池”确保人才不断层,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回引”等项目,在工作岗位中要建立跟踪培养体系,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重视素质能力提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内行人。比如,抗疫精神也再一次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就能筑起钢铁城墙,就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经过这次疫情,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返回国内,但国内外的毕业时间不同导致的“就业时差”成了海外留学人员就业应聘的一大难题,针对留学生要提供专门的应聘和咨询服务,同时,要在学历学位认证、档案管理、落户住房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让走出去的人才在想回来的时候能踏踏实实回得来。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吸引人才,对于重点发展地区,要做到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对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难点工作,要引导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对于支援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等要持之以恒形成固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示范效应。同时,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疫苗研发等领域不拘一格降人才,坚持五湖四海、广开进贤之路,选拔业务精、肯干事的同志,让其发挥好“领头雁”作用。要留住人才,人才引进要完善好各项配套制度的落实,如在人员编制、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创业扶持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让基层人才有干劲有奔头,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真正让基层成为人才成长的良好平台。要用好人才,用活人才,对于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论资排辈,不能用一把尺子横梁,对于科研方面的人才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探索,千万别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口号让创新人才寸步难行,对于成功的技术创新要给予鼓励表彰奖励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营造人人想创新、人人争创新的良好局面。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篇2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在党中央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红利”加速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大幅提高,人才优势正在不断地转化为民族复兴的战略优势、发展优势。
汇聚英才: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今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李金宝,通过招录,被选调到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工作,参加招录的整个过程,李金宝得到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很多细节让我感受到黑龙江对人才的重视,这也让我最终选择到黑龙江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推动经济社会爬坡过坎、振兴发展,黑龙江求贤若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前不久,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40所高校签订了省校合作战略协议,吸引高校毕业生、高质量人才到黑龙江创业就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河北以雄安新区人才特区建设为依托,编制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常态化引进急需人才;贵州按照新增重点人才不低于现有重点人才数量150%的标准,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行动计划;青海深入实施“教学名师”“高原名医”等人才专项,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既要引才,更要育才。近年来,科技部、人社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先后启动实施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人尽其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今年的辣椒苗长势很不错,是个丰收年。”刘吉振只要一有空就会去村里的辣椒育苗基地看看。
重庆巫溪县红池坝镇曾经是“九山微水一分田”,面临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2017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刘吉振通过市里搭建的供需匹配双向“订单式”通道,领着专家团队来到渔沙村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解决了老百姓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帮助渔沙村走出了“两椒一桃+特色养殖”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脱贫攻坚、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积极推动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中央组织部等部门持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培养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累计超过54万人;
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探索实行“揭榜挂帅”制度,配置优秀人才和团队开展集中攻关;
国家工作大局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汇聚;国家战略需求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吸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高水平成果举世瞩目,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连续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不断催生,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
尊重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如何筑牢“蓄水池”,防止人才“活水”流失,是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还是在重大纪念活动中邀请优秀人才代表观礼,或者是作出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这份对人才的关心与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依靠始终不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辽宁沈阳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优化人才环境结合起来,简化人才项目审批手续与前置条件,优化政务流程,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更“省力”;宁夏银川市大力推进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建设,精心打造人才社区、人才公寓,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湖北武汉市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协调解决补贴申领、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家事”,让人才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今的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才竞相创新创业的沃土。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创新创造活力必将被不断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篇3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才工作赋予了新理念、新战略,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才强国。
构建培养体系,提供培养人才的“硬支撑”。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关键一环,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自立自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依托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优势,建设了大量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同时,我国积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定向委托培养、共建联合培养平台等方式,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和有力支撑。
加强国际交流,打通引进人才的“新渠道”。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面对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激流勇进,我国牢牢把握人才全球化的新趋势、新特点,不断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归国高端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国已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打通多条引进人才的新渠道,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强化激励机制,形成用好人才的“强动力”。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我国始终以用好用活人才为目标,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一方面,以容才的雅量,完善管理制度。积极为人才松绑,给人才放权,使各类人才在岗位上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另一方面,以兴才的格局,激发创新能力。结合人才专业背景和技能,将人才安排至急难险重的岗位去磨炼,充分挖掘人才创新创造潜力,鼓励人才大胆探索、勇于超越。
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站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广纳天下英才,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筑起新时代人才强国。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强国 英才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1500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500字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2000字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1500字 形势与政策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 大学生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心得体会600字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论文800字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论文 人才强国心得体会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