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从党史中“攒劲”聚力【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从党史中“攒劲”聚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党带领全国人民乘势而上,在一贫如洗、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奋力推进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经历了曲折,但经受住了考验,各项事业呈现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楷模,他们为建设美丽的新中国奉献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构筑起了足以滋养后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精神所在,就是血脉、力量所在,学史崇德就是要弘扬优良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为新时代干事创业不断“攒劲”聚力。
从党史中涵养“钢少气多骨头硬”的精气神,攒“拼劲”。71年前,在风雪飘荡的长津湖畔,3个连的志愿军战士,为伏击敌人,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牺牲时保持着战斗姿势,仿佛一座跃然而起的“冰雕”形象。在1071高地的小高岭阵地,杨根思率领三个排誓死坚守阵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抱着5公斤的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他们用“钢少气多骨头硬”的精气神、英勇无畏的拼劲,才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敌军,取得保家卫国的胜利。当前,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党员干部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始终保持革命年代的一股劲、一股气、一种精气神,涵养气多骨硬,不怕艰难险阻、不惧风雨激流的斗争精神,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勇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破解各种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奋力推动新时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党史中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攒“亲劲”。焦裕禄在兰考任上的475天里,与百姓同坐炕头,用舌头鉴别盐碱,用脚走出了贴合兰考实际的除“三害”新路子。他不顾病魔缠身,与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不顾风雪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用亲民爱民的情怀,为改变兰考的面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用身体力行诠释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永葆对群众的亲劲,做“泥腿子”干部,常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多学群众语言,善听群众声音,到群众中找“金点子”,在基层一线苦干实干为民谋福利,在乡村振兴中出智出力解难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亮身份作表率,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圆梦人”。
从党史中弘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攒“干劲”。1960年,30万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人迹罕至的大庆荒原,王进喜等石油工人,面对缺技术、缺机械、缺材料的艰苦环境,一锤一锤砸出了年产量600万的大庆油田。正是凭借着自力更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铸成了人工天河,让中国人民依靠“洋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党员干部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梦为马,以实干为鞭,立下硬决心、拿出硬举措,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最烫的山芋,跃马扬鞭,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把青春融入到时代发展洪流中,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姿态,在新征程的路上吹起想为、敢为、善为的担当实干之风。
推荐访问:党史 心得体会 聚力 心得体会:从党史中“攒劲”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