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中心验收4篇

篇一:创伤中心验收

  

  浅谈医共体模式下县域120急救中心一体化统筹管理方案实际应用

  摘要:我国城乡急救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服务半径大,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村落散在山区半山区,分布不集中、道路交通等条件限制,导致院前急救车辆及人员不能及时到达或无法到达现场急救,影响了急救质量。本文通过论述云县当前医共体模式下城乡急救医疗服务一体化现状,指出在脱贫攻坚村村通公路的交通基础改善后,我们要将医共体内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整合并统筹管理,打造全县综合全面的医疗急救体系,达到就近调配,快速、机动、灵活处置的效果,提高将县域内的院前急救质量。

  关键词:医共体模式;县域;120急救中心;一体化统筹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急救医疗事业顺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优化发展之中,但是城乡急救资源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乡镇卫生院救护车辆闲置而县医院120急救车辆资源不足现象普遍,农村居民的急救医疗保障得不到满足。

  本文结合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大潮下,2014年云县在全国率先实施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形成医改“云县模式”。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1],倡导建设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急救一体化,积极实施“社会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EICU”的县域急救新模式。坚持以急诊患者需求为导向,在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基础上,通过医共体急诊急救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编织县域内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网,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构建同质化、规范化、信息化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

  使县域内急救能力及应急反应速度快速提升,资源合理分配,浅谈医共体模式下120急救中心统筹管理方案,希望对城乡急救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帮助。

  当前城乡急救医疗服务一体化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县级市医疗资源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方面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心脑血管发病率逐渐升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脱贫攻坚村村通公路以后,乡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很多严重创伤患者,往往出现失血性休克,这些疾病患者需要及时在黄金时间内抢救才能挽救生命,这个时候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尤为重要,需要迅速到达[2]。然而,很多乡镇医院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院前急救人员,或是没有在岗位值班的急救人员,以及乡镇卫生院急救电话没有普及,急救人员的急救素质不过硬,导致急救事故多发,延误了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在发生重大急救事件时,乡镇医院多求助于县市级医院,县市医院的急救车到达乡镇至少在1小时以上,耽误了医疗抢救的黄金时间。可以说,急救站点的匮乏、急救专业人员的不足、救济半径范围的增加、急救演练的缺乏、没有统筹调配等,都影响了农村伤员的急救质量,不利于打造和谐稳定型社会。出现上述显现的原因除了与乡镇医院的硬件条件有关外,县乡镇三级没有对急救资源进行良好的分配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规章制度不健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宣传工作不到位等也影响了城乡急救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建设。

  120急救中心县乡镇一体化化统筹管理方案

  1.统一管理

  2013年云县开始公立医院改革,形成以县医院为龙头、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二家乡镇卫生院、194家村卫生室、民营医院、诊所组合的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人、财、物,以及技术规范、质控管理、药品耗材、医防融合、规章制度、目标考核等的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总医院牵头,全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理顺管理机制、优化运行模式、健全急救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对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统一规划、统一人员标准、统一管理考核,建立了新的覆盖全县及连接临近县域乡镇的城乡一体化院前急救体系。

  总医院120中心负责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急救人员、救护车辆统一规划管理,人员统一着装、车辆统一标识、资源统一调配。根据地域情况,将12乡镇卫生院划分三点(各1家卫生院)三片区(各3家卫生院),建立网络化定位系统,120中心接警后调派就近卫生院人员车辆,接到通知后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3]。总医院每月对全县120调度情况进行督查及考核,考核结果年终计入卫生院院长考评项目,从而提高乡镇卫生院急救的紧迫感,实现标准化管理。

  2.科学排班

  在实现医共体各单位120统一调配,使急救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的过程中,县乡镇医院进行对救护人员进行科学的排班管理非常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总医院120急救中心负责排班统筹管理,根据各个片区急救人员的情况进行调班,某片区急救人员不足时从其它片区调配甚至从县级医院调派,保证每个片区卫生院急救人员数量充足。②总医院调度室每周进行常规排班,将排班情况下发各卫生院办公室及120管理工作微信群中,接到排班通知后,急救人员车辆迅速到达值班片区,每个片区每天至少保障一套卫生院120急救人员在岗(一医生一护士一驾驶员一救护车)。③在统一排班管理的前提下,根据伤员具体位置,调度员采取“就近原则”指派车辆进行急救;如果出现就近片区急救人员出警的情况,快速指派邻近片区卫生院或县级医院人员前往抢救运送伤员,通过灵活设置派车方式,保证每个片区的伤员都能得到及时快速的救治。

  3.制定标准的120派车原则及统筹费用

  (1)合理的120派车原则可以为急救人员争取宝贵的抢救伤员时间,减少中间环节。医共体总医院120急救中心统筹调度辖区内的急救车辆,提供高标准的派车服务:①中心片区卫生院建立急救分站,根据患者病情就近抢救治疗或转送县级医院,当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总医院安排县级医疗资源同时协调其邻近片区人员车辆前往救治,实现统筹管理[4]。②为了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减少资源不足的状况,在划片管理中,医共体可以协调周边资源,采取“下送上接”的服务模式,医共体总医院承担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对于每天的派车计划和片

  区人员的加班等进行科学的考勤,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提高救助人员责任心,提升统筹管理质量[5]。

  (2)根据国家、省、市国家财政局及医疗保障物价的规定,保障人民健康,避免院前急救网络构建后,出现乱收费、高收费现象,遵照国家法规及社会物价水平,统筹化管理急救体系费用:①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统一化的收费项目,院前急救、非院前急救的转院转诊服务,非院前急救的康复陪送服务;并规定县乡镇一体化的院前急救体系收费项目及费用统一;②制定由总医院为质控小组的质控监管机制,制定严格的收费管理规定,按月提交费用明细,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由医共体总医院质控小组,负责核查,最终达到县乡镇医一体化的收费统筹化管理。

  4.做好院前急救技能培训

  总医院120急救中心负责对乡镇医院院前急救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每年不少于两次,技能培训中要让乡镇急救人员懂得如下急救知识:①对于呼吸困难者,急救者要判断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比如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膜腔疾病等,快速给予患者吸氧处理,必要的时候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辅助呼吸,也可以应用尼克刹米等呼吸兴奋剂,②在急救的时候开通静脉使用抗生素初步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③对于胸痛者,使用车载心电图机检查心电图,通过网络传到总医院进行阅读,根据不同病因给予针对治疗,冠心病患者采取抗凝、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镇静和止痛处理;④对于昏迷者,通过询问家属发病史,体格检查,判断昏迷原因,根据病因快速初步处理,比如中毒者立即给予解毒、催吐、补液、保护脏器,低血糖者快速静脉注射葡萄糖,颅压增高者给予降颅压药;⑤对于外伤流血者,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四肢出血无效时,可用止血带结扎止血,休克患者快速补液等。

  5.总医院做好协调工作,打造全县统一的医疗急救体系及信息化建设

  为了保证中心县乡镇一体化化模式的良好应用,总医院120调度中心负责总的协调工作,要求所有急救人员在岗期间必须统一着装。建立网络化定位系统,要求卫生院120在接到调派通知后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

  在非特殊情况下,当班的卫生院120急救人员不能随便脱离岗位,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报备总医院120调度室,总医院根基各个片区急救人员的在岗情况进行调班,保证每个片区卫生院急救人员数量充足。为了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卫生院院前急救要服从总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总医院的医务科每月对全县120调度情况进行督查及考核,考核结果年终计入卫生院院长考评项目,从而提高乡镇卫生院急救的紧迫感,实现标准化管理。

  6.以信息化作为依托,构建互联网+的120急救指挥系统、定位系统、摄像系统、MDT联合远程指挥抢救。

  因全县120急救中心资源整合,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参差不齐,安装120急救中央指挥系统,120救护车安装电子摄像系统,定位系统,组建总医院MDT远程急救小组:①安装120急救中心中央指挥系统,配备专业化的调度员,便于接听报警电话时对患者抢救进行电话指导;中央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每个救护车情况,根据救护车运行情况,作出迅速判断,快速反应;②安装120急救车监控摄像系统及定位系统,并与中央调度系统互通,便于对救护车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在接听报警电话时,能及时定位报警地址,便于出诊救护车能及时找到需要急救患者,缩短院前急救的黑洞时间;③组建总医院MDT远程急救小组:在利用中央调度系统,救护车监控系统同时,组建院前急救MDT远程急救小组,实现救护车生命征的监护与中央调度系统相连互通,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启动相应科室进行远程指导救治,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成效

  (1)经过120急救中心县乡镇一体化化统筹管理后,因为院前急救辐射半径减少,预警后救护车到达现场急救的时间缩短,在规章制度制约下出诊速度提升,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2)通过县乡镇一体化化统筹管理后,院前急救人员的同质化的要求,加上统一化的培训,岗位相对独立,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综合急救能力得到飞跃性提升;

  (3)经过县乡镇一体化的院前急救统筹化管理,对胸痛、卒中、严重创伤、高危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患者能及时进行转运及救治,完全达到五大中心对院前急救团队的考核要求,五大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同时致残率、致死率下降。

  (4)经过院前急救统一化的管理,资源的合理有效协调配置,院前急救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部分救护车可以辐射至周边县市,院前急救患者不断增加,突出表现为我院创伤中心数据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紫云系统”2020年度全国排名第一,2020年至今持续排名云南省第一。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120急救中心县乡镇一体化统筹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县域内院前急救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急救面也能覆盖全县,降低院前急救的辐射半径,整体上提升了全县的医疗救护质量。传统的城乡急救医疗服务一体化体系存在较多的弊端,急救专业人员的不足、急救半径范围大等影响了对患者的快速施救,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下一步,在120急救中心县乡镇一体化化统筹管理模式下,总医院要做好120车辆及人员的总调配工作,对急救人员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县乡镇一体化化统筹管理的效率,最终加快救护车反应时间、到达速度,提升急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造福广大农村群众。基于此,构建120急救中心县乡镇一体化统筹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可以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让急救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组.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5):642-646.

  [2]孙新华.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24(96):2.

  [3]韩颖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7(2):4-5.

  [4]陈磊,马娟.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种类及发病季度分析[J].兵团医学,2020,47(2):11-12.

  [5]桑丽娟,王中英.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重创患者救治效果的改善作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9):3.

  作者简介:黄荣清(1978-10-),男,汉族,本科,云南临沧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医共体模式下县域120急救中心一体化统筹管理。

篇二:创伤中心验收

  

  云南省卫健委创伤中?评审专家对兰坪县医院创伤中?进?现场验收评审为深?贯彻落实新?轮进?步改善医疗服务的有关要求,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进?步推动建?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10?10?,云南省卫?健康委创伤中?评鉴专家杨洪昌(组长)、万晓红、康晓鹏、张蕾??4?到兰坪县?民医院进?创伤中?现场验收评审。兰坪县卫健局局长简崇云、县医院领导班?、创伤中?核?成员科室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参加现场验收评审。召开汇报会汇报会由院长杨先林主持兰坪县卫健局局长简崇云致词兰坪县卫健局局长简崇云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热烈的欢迎和衷?的感谢,指出创伤中?建设是省政府??惠民实事之?,是省卫?健康委的重要安排部署。在县委、县?民政府的?度重视和主管局的细?指导下,在全院医护?员的共同努?下,在各乡镇卫?院的积极配合下,创伤中?建设取得了?定的实效,建?了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协同救治模式,优化诊疗流程和规范诊疗?为,开通绿?通道,确保???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此次评估验收,既是县?民医院创伤中?建设的全?检验,?是对县医院各项?作的?次“全?检验”。要求县医院要虚?请教,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记录并及时改进,不断完善。省卫健委创伤中?评审专家杨洪昌主任介绍创伤中?建设的意义及现场评审流程。副院长郑懿冰对医院创伤中?建设开展情况进?了汇报。现场评审验收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分为?案组、现场组分别对评审内容进?核查打分。?案组检查了创伤中?救治资料、创伤中?建设?件、制度、流程及会议材料、培训材料、持续改进材料等。演练

  现场组对创伤中?运?情况进?现场核查,并现场出题,模拟车祸严重创伤患者?例,核查医院院前急救与创伤中??缝衔接救治创伤患者的全套流程的联合演练。1演练反馈会经过现场检查后,专家组对医院创伤中?建设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了反馈,并提出了下?步改进的意见及建议。县卫?健康局副局长和丽平及县?民医院院长分别进?了表态发?。此次专家现场评估是对创伤中?建设成果的真实检验,下?步,兰坪县?民医院将努?按照专家组给予的宝贵意见进?整改完善,并不断持续改进,强化多学科协作与配合,将继续规范和优化创伤中?的?作流程,为创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努?推动创伤中?的进步和发展,切实为创伤急症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三:创伤中心验收

  

  医院巡察整改情况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年*月*日至*月*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委员会进行了巡察。*年*月*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反馈了巡察意见。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方面

  关于“以干代学、重干轻学”的整改情况:严格学习纪律,明确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时间,全年已组织*次党w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结合推广运用“云岭先峰”APP,在线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畅通党员学习渠道,强化日常督促指导。

  关于“以知促行、改革创新”的整改情况:学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及党的*大精神,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贯彻落实到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制定出台医院章程和管理制度汇编,布局“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弱化”的整改情况: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宣传统战处,负责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每季度分析研判。

  关于“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不到位”的整改情况: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w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w会研究党建工作,与各支部签订党建

  目标责任书,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责”,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选优配强党务干部。设置党w办公室(党建办),配备党w办公室主任*名、副主任*名、工作人员*名,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关于“党w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不够”的整改情况:一是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做好党w换届工作准备。二是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党w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党w会议事规则、党w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每周召开院长办公会,每*周召开党w会,适时召开书记院长碰头会,议事决策严格按照“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由集体研究决定。三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要求班子成员讲党性、顾大局、重团结、干实事,促进分管工作与整体工作高效协同推进。四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班子成员紧紧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解决职工反响强烈和患者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优化党支部设置,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于“工作创新不够,解决困难问题办法不多”的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院。将制度建设和章程制定纳入医院重点工作,已完成《医院章程》《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及《医院“十四五”规划》等草案拟定,待提交职代会审议。二是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改革完善医院学科建设、病种管理、运行机制和医务人员激励机制。三是改革以临床业绩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才素质能力建设。四是全面深化惠滇医疗产业部改革,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对资产、医疗药械等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按照政策要求,非

  医疗体系项目公司改制退出,医疗体系项目纳入医院统一管理。拟将康复医院搬入北城医院,有效解决异地高压氧治疗问题。

  关于“发展模式不优”的整改情况:一是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机制体系及内涵建设,改革以临床业绩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才素质能力建设,实施珠源百人计划引才工作,现已储备研究生*余人。二是坚持“技术强院”发展战略。制定临床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建立优势学科群支持计划和若干扶持措施,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四个专科两个中心”的培育,形成整体协同发展。继续巩固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成果,建立生命救治绿色通道,提升综合救治能力。

  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

  关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谈心谈话制度未落到实处”的整改情况:一是班子成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每年到临床一线调研不少于*次,通过调研寻找破解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建立谈心谈话长效机制。巡察整改以来,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所在支部开展谈心谈话*余次。

  关于“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作风抓而不实”的整改情况:切实转变作风,强化督查。建立党w主导、院长负责、党政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工作机制体制,完善考核督查问责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突出跟踪问效,强化督查问责。以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为抓手,开展满意

  度调查,根据反馈问题,强化整改落实,持续优化就诊服务。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宗旨意识教育,对医疗服务简单粗暴的人员给予调离岗位、待岗、诫勉问责等处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推动职能科室主动服务临床,临床主动服务患者。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开展满意度调查,结合“珠源微评”APP运用推广,搭建患者满意度评价平台,主动接受社会评价与监督。

  关于“职工热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的整改情况:一是认真落实《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正向激励与负性约束机制,持续提高职工满意度。二是积极与相关学校、幼儿园对接,采取多种方式为员工子女就读提供选择。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对医院周边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加强院内车辆停放管理,确保消防应急通道畅通。四是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年新招护理人员*人,床护比达*:*.*,同时强化动态调配管理和弹性排班,保证护理人员正常休息时间。

  关于“医患纠纷仍时有发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的整改情况:一是修订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全面控制管理。加强患者病情评估,严格落实工作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定期研判医患纠纷事件,及时作出处理,确保医疗安全。二是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要求,建立学科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指导、监督管理。采取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开展预约诊疗、缴费服务,优化就诊服务。*年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验收和ISO*实验室认证,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关于“资产管理不力”的整改情况:一是废止*年投资建设的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启用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新绩效考核方案、新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二是将停车场管理权收回,新建停车场收费系统。根据发改委批准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并收支两条线管理。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对安保公司进行招标,委托新中标安保公司进行质量安全与服务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医院按照与云南元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核定的岗位数支付物业服务费。四是停止打印机租赁合同,严格按照zf采购规定采购打印机。

  关于“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仍然存在”的整改情况:一是修订完善《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做好审核,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进行督查审计。公务接待列入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内容。二是严格按照市卫健委对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结果和核定绩效工资总量,进行绩效分配。停发不符合规定的津补贴。医院于*年*月起全面停止发放学术论文报刊版面费等费用(其中中餐补贴、安全运行奖于*年*月已停发)。

  关于“财务管理不严格”的整改情况: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执行会计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原始凭证审核、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报销。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审核。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工作方面

篇四:创伤中心验收

  

  医院3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方案

  创伤急救中心是指医院将院内与创伤相关的主要外科专业科室、辅助检查科室集中前移到急诊功能区域,为加强和规范创伤患者救治而建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负责为创伤急救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监护、评估、诊断和医疗服务。为规范创伤患者救治,推进我院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根据《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中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功能定位

  根据《建设指南》中功能定位分级,我院目前符合建设3级创伤急救中心的标准。即:

  具备收治本县域内严重创伤患者的条件和水平;具备运送严重创伤患者至上级医院救治的能力;具备对伤员的快速评估、复苏、稳定生命体征的能力;参与本县域内创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二、建设条件

  (一)基本要求

  3级创伤急救中心:救治团队依托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急诊外科诊室,有固定的急诊外科医生,具有临床各学科和医技辅助相关科室快速联动机制,具备创伤急救病人快速救治能力。

  (二)人员、设备和技术要求

  急诊外科应在符合《省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我院已满足以下条件。

  3级创伤急救中心

  (1)功能区域设置应当包括:急诊分诊区、急诊外科诊断区、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急诊清创室、急诊监护病房;

  (2)急诊检验、急诊超声、急诊X线、急诊CT提供“24小时×7天”服务;

  (3)急诊抢救室包含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心电图机、心肺复苏仪、深静脉置管等设备;具备≥3张床位的抢救单元;

  (4)急诊病房床位≥6张;

  (5)急诊留观室床位≥12张;

  (6)急诊监护病房≥4张;

  (7)能够随时为急诊病人提供清创缝合手术;

  (8)急诊外科医生具有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资质,能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管理等),准确对创伤急救病人进行鉴别诊断提出分诊意见,合理进行分诊急救。

  (三)建设要求

  1、建立绿色通道

  我院已建立绿色通道,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布局紧凑、流向顺畅,并有醒目的标识及引导指示标牌,以保障创伤急救工作畅通、高效、规范开展。

  2、规范急救流程

  2、3级创伤急救中心创伤绿色通道管理救治流程

  接诊创伤患者,立即分诊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是否休克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心肺复苏

  稳定后

  快速评估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环境、可能的损伤机制

  ?评价解剖创伤,特别是颈椎、脊柱

  ?系统查体,快速伤情判断,按照CRASHPLAN方法进行*

  ?基础情况(年龄、心脏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病态肥胖、妊娠)

  呼吸异常

  气道阻塞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平卧位,休克者抬高双下肢20°,休克者注意保温

  ?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适当输入晶体液

  ?记尿量,止血、止痛、镇静,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心电图、床旁彩超、CT等

  ?开启急性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

  颅脑伤

  ?CSF漏时勿填塞冲洗滴药

  ?高颅压者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或速尿20mg静注

  ?请神经外科医师急会诊

  胸部伤

  ?闭式引流处理张力性气胸、液气胸,处理开放性气胸

  ?固定浮动的胸壁

  ?肺挫伤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心包填塞者行紧急穿刺减压

  ?请心胸外科医师急会诊

  腹部伤

  ?反复审定腹部情况,确诊腹腔脏器损伤,可反复穿刺

  ?腹腔穿刺阳性率>90%

  ?对腹腔脏器破裂者尽早开腹探查

  ?请普外科急会诊

  泌尿系损伤

  ?留置尿管观察尿的颜色和量

  ?全血尿提示尿路损伤严重,防止尿管堵塞

  ?卧床休息,碱化尿液

  ?请泌尿外科急会诊

  脊柱骨盆四肢伤

  ?上颈托、头部固定器并卧硬质担架

  ?固定骨折

  ?严重骨盆骨折者应常规肛门指诊以排除膀胱、直肠损伤并严密观察

  ?请骨科急会诊

  颅脑伤

  ?头颅CT检查

  ?颅内血肿、脑挫伤严重水肿、手术清除血肿或减压

  ?非手术治疗:

  脱水、利尿、降颅压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胸部伤

  ?胸部X线或CT检查

  ?内固定浮动胸壁

  ?胸部开放伤、话动性出血、心包填塞应开胸探查

  ?支持呼吸功能

  ?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腹部伤

  ?Β超、X线、CT检查

  ?腹腔灌洗

  ?确诊腹腔脏器损伤者应开腹探查,胃肠减压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泌尿系损伤

  ?Β超、CT检查

  ?肾挫伤者绝对卧床休息、止血、碱化尿液

  ?肾,膀胱挫裂伤应行手术修复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肾功能

  ?预防感染

  脊柱骨盆四肢伤

  ?X线、CT检查

  ?脊髓受压者急诊手术减压

  ?骨盆骨折大出血立即血管内止血

  ?直肠膀胱损伤尽早手术

  ?骨折整复手术

  ?专科医师会诊后,转专科科室继续治疗

  ?需要立即手术者,会诊医师汇报上级医师,通知手术室、麻醉师做好手术准备,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病情危重,合并多系统、多脏器损伤,救治方案一时确定不了的,由急诊科医师负责通知医务部门,及时组织扩大会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参加),落实救治科室及方案。

  ?疑难病例可请上级创伤急救中心医生支援、指导,也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转送上级。

  ?报告医务科:正常上班时间

  8:00-17:3?请ICU医师急会诊,危重患者暂无手术指征者,可转ICU

  CRASHPLAN快速伤情判断:

  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脏器或解剖部位,C为心脏(Cardic),R为呼吸(Respiration),A为腹部(Abdomen),S为脊柱(Spine),H为头颅(Head),P为骨盆(Pelvis),L为四肢(Limb),A为血管(Artery),N为神经(Nerve)

  2级创伤急救中心已开展的手术专业无需请相关科室会诊。

  3、建立信息共享

  积极与1级创伤急救中心与2级创伤急救中心之间建立包含远程会诊、微信群、手机短信、传真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3级创伤急救中心委员会

  由院长xx担任创伤急救中心委员会主任,副院长xx为副主任,医务科负责中心的协调、组织等工作,创伤急救中心主任由付义春副主任医师担任,并由医院抽调外科系统专业的专科专家、医师组成专家组,在技术上指导创伤救治工作。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负责创伤急救中心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人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做到持续改进。同时,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例会,特殊事件随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提高运行效率。

  暂拟急救中心专家组成名单:

  急救中心委员会成员名单:

  (二)建立联动协作机制

  与本市120院前急救中心是合作单位,能提供适时的信息传输,患者在到达我院之前120的出诊医师会将患者情况与我院创伤急救中心联系,医护人员及时到位,提前准备好抢救用物,能做到快速转运、救护协同、分级分流、处置及时。

  积极参与创建创伤急救中心医联体,通过微信群、电话、网络(远程会诊)等技术手段完成急救信息联动。与1、2级创伤急救中心签署培训指导、技术支持和转诊等协议书。

  (三)人员培训

  将现有三名急诊外科人员送到相关培训机构进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traumalifesupport,ATLS)或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hinatraumacaretraining,CTCT),并取得培训资质后入职本院创伤急救中心。

  (四)建立质量控制考核

  1、质量控制指标

  序质量控制指标

  号

  1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至开始进行抢救的时

  间

  2从就诊到完成全身快速CT、胸片和骨盆片的检

  查时间

  3患者需紧急输血时,从提出输血申请到护士执

  行输血的时间

  4张力性气胸或中等量气血胸时,完成胸腔闭式

  引流时间

  5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之间的手术次数

  6严重创伤患者(ISS≥16者)抢救成功率

  率

  8严重创伤患者院内病死率:严重创伤患者收入

  院后转归为死亡人数占所有严重创伤收入院患者的比例

  9年收治创伤患者人数

  5目标值

  7创伤患者入院诊断与出院时确定性诊断的符合

  10创伤患者年平均住院日

  值。

  2、评估、授牌及撤销机制

  召开院内创伤急救中心委员会例会,讨论质控指标目标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负责各级创伤急救中心的申请受理、评估、复核等工作。

  (1)根据《建设指南》中具体要求以上要求我院应尽快向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提出创建申请,并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申请受理成功后试运行。

  (2)试运行6个月后向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申请验收,由“创伤中心专家组”抽调专家进行现场评估。经评估合格后,由省卫生计生委授予相应级别的创伤急救中心。

  (3)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每年组织对创伤急救中心开展一次暗访,每三年对创伤急救中心进行复核,并根据暗访和复审结果决定其等级升降,对未达3级创伤急救中心标准的医院撤销授牌。

推荐访问:创伤中心验收 创伤 验收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