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读后感800字14篇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14篇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

  在8月份部门会议上,公司领导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籍,这本书书名叫《活法》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在工作之余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把《活法》读完了!可能是因为时断时续读的原因,所以感觉收获也在边读边忘。这也提醒我们好书要多读几遍。我还会再读《活法》的。《活法》真的是一本值得多次捧读的好书!虽然忘了不少,但其中有几点资料给我收获还是挺大的。

  稻盛和夫先生毫无保留地阐述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应有的状态,旨在帮忙人们寻找那以往迷失了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忙人们重新燃起心中的那盏精神之灯。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书里面,前言部分,阐述了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每个人以往都反问过自我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不一样答案,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挣钱、生存;有人为了父母、子女;还有的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在稻盛和夫的眼里,活着是为了提升心性,修养精神,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每一章都渗透着做人的原则及基本的方法:寻找人生的目标、找准定位、脚踏实地的工作、心灵的培养、真诚、创新、乐观、绝不放弃的精神。书中作者用最简单语句和最简单的道理,讲述了人活着的意义。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时总是坚信锲而不舍必定成功,他认为,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此刻的自我无能为力,将来的自我必须能行,用“将来进行时”研究是很重要的,应当相信自我还有潜能,从而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对待困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了,而稻盛和夫认为,无能为力只可是是过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没准就能功。

  在书中说到“其实在成就事物和充实人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勤勉’也就是拼命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勤奋工作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远的如全国的劳动模范,近的如我们公司的优秀员工,无一不是勤奋工作的典型,没有耕耘哪来收获?工作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嗜好和玩乐的乐趣也必须在充实的工作之余,才能体会的到。”我常常觉得,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后,睡觉也会异常的香。

  书中还提到了感恩,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人仅有心存感恩才能够应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用一颗享受的心对待人生的一切悲喜起落,才能够从生活从工作中得到欢乐。

  感恩是一种珍惜。因为感恩,所以会诚恳、百分之百拼命去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的感觉。人在从事自我所热爱的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努力地意念,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构成一种完美的工作状态。

  作为初入社会的我们,更应当具有感恩的心态,感激命运让我们有机会能进入如此优秀的团队,感激公司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身才能的平台,感激公司领导对自我的信任,感激同事们的帮忙。我期望自我在这些关怀中寻出自我的活法,以自身的行动回报公司,感恩社会。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2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该书辑录了李大钊、____、陈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遗书、就义诗、家信等红色书信,再现了革命烈士舍生取义、英勇报国的家国情怀,是党性教育又一生动教材。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就《红色家书》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的”真情号召。

  翻开《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每一封家书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都浸透着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真挚的至爱亲情,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忠诚至上的人。刘绍南烈士的“铡刀下,节不变......”毛泽建烈士“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这一份份用热血生命坚守的理想与忠诚,触动灵魂!信仰是人的生命灵魂,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最大的德、最根本的党性要求,以至诚的赤子情怀将“四个意识”根植于心,把“四个自信”“四个服从”实践于行,始终坚守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学习革命先烈对事业的坚韧,做担当至上的人。裘古怀烈士在被捕入狱后的一年零七个月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仍夜以继日的为党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面对走好“复兴梦”新征程,对标刘奇同志对全省新时代组织工作“五个坚持”新要求,我们必须紧握新时代“担当实干”的“接力棒”,聚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建设模范部门等重点,发扬好“安专迷”精神、“钉钉子”精神,以初心谋事、实干成事的领跑者、先行者姿态,以永远在路上的担当实干奉献,把每一项组织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贡献组工力量,建强组织保障。

  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的坚守,做廉洁至上的人。____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杨汉军一生住在建于上世纪墙漏水门开裂的家……这种一生质朴纯粹、一身清廉洁白的浩然正气,触动灵魂!组织工作具有特殊性,组工干部也易成为一些人“围追堵截”的对象。我们要把“纯粹”“阳光”“规矩”刻入脑海、记在心间,以革命先烈和新时代组工楷模为榜样,始终保持“源头活水”的纯净;要带头彻底扫除“怕、慢、假、庸、散”的作风顽疾,做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的贴心人;要常怀律己之心、绷紧纪律之弦,带头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让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组工干部优良形象伴随始终。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3

  当我读完这本被誉为美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59岁高龄写出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时,我被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28年!多么惊人的数字呀!最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欧洲。

  鲁滨逊是个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他不屑守成,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不听父母的劝告离开家,出海闯天下。他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充分利用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的家园,他在海外冒险多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的创业历程。

  鲁滨逊克服了工具少,没经验的困难。失败了也不灰心,总结经验再继续努力,直到成功为止。辛苦的劳动总会有回报,经过努力,鲁滨逊在荒岛上有吃的、有喝的、有菜园、有牧场、有住所、有船只、有奴隶,甚至还有宠物!在荒岛上过的生活丝毫不比别人差,可能比一些人过得还好。怎能想象这是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造就的成就。这样的生活,又是经历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的。相比一些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的人来说,鲁滨逊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伟大啊!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如说我。有一些父母很爱护自己的子女,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他们认为不让孩子干活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可以用干这些活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会儿书,多学会儿习;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不受一些干活带来的劳累或者受什么伤,一举两得。可是他们考虑的不周全,有因必有果,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好了,但体能却因为不怎么干活而大大消弱了。假如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因为什么事情流落到一个荒岛上,我是说假如,试问:我们这些人中能有几个人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我们会打猎做饭,会砍柴吗?我们会制造房屋,种植菜园吗?最简单的洗衣服可能都没有人会。我们应该学习鲁滨逊的这种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如何都要坚强的生存下去,要学习有希望把握希望,没希望创造希望的这种不屈精神,永不放弃!我们要向鲁滨逊一样,有信心,有志气,爱动脑,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奇迹,创造美好的未来!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4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20某某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这本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化身。他出生于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向神父的面团中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母亲无可奈何,只好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之后,他遇到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朱赫来给他讲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道理,保尔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开始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读完这本书后,纵观保尔不平凡的一生,我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保尔出身贫贱,从小吃不饱,穿不暖,还成天受人欺凌。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些童年的经历,练就他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勇气。这一点从他营救被匪兵押送的朱赫来、偷德国中尉的手枪可以看出。

  参加革命后,保尔的意志和精神得到一次次磨练,他特别喜欢读《牛虻》,并以书中主人公为目标,学习他的精神。记得保尔被流弹击中的那次,伤口很深,颅骨击穿造成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球肿胀,眼看保尔就要去到另一个世界,可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死神。医生给他洞穿的伤口涂碘酒的时候,他把身体挺得像绷紧的弦。他时常痛得晕过去,但整个过程从不吭声。这需要怎样的忍耐力呀?怪不得医生,尼娜·弗拉基米尔罗夫娜说她从来没见过这样刚毅的病人。

  保尔能吃苦耐劳。他总是闲不下来,病情稍微有所好转,他就想到工作。无论身体多么疲倦,只要工作还没完成,他就不休息。记得保尔在博亚尔卡筑路工地工作的时候,面对严寒,保尔只有一双破靴子,靴子总是湿漉漉的,里面的泥浆咕叽咕叽响个不停,他只能赤着脚板泡在刺骨的黏土泥浆里。生活条件呢,也同样艰苦。破败的房屋,单调的饮食,没有取暖设备,大家只能靠体温互相取暖。每天夜里400个穿着沾满泥浆的湿衣服的人就躺在水泥地上睡觉。雨点像密集的子弹,敲击屋顶残存的铁皮。风从破门缝往里灌。即使条件如此恶劣,即使身体疲倦不堪,即使离死亡只差一步,保尔也从没想过放弃,而是继续埋头苦干,为的只是尽快完成修路任务,给城里的同胞送去驱寒的木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呐?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对保尔的敬佩,只能被他深深的震撼。

  保尔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意念,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是有利于人民的,是能增加自己生命宽度的!书中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充分地生活,因为一次暴病,或者一次横祸,都可能使生命终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吃苦耐劳,大公无私,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顽强拼搏,不浪费生命的一分一秒,把时间用在有意义事情上。勇敢,坚强……这便是保尔一生的写照,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6

  这一部伟大的巨着,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有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但正因为我们敢于追梦,所以我们注定不平凡。

  总有一些人令我们难以忘怀。有人身上透露着奋斗的美丽,我感动于孙兰香一边苦读一边打工为自己买一件衣服,独立自主不想劳烦家人,努力如她,勤奋如她。这又何尝不像当下的我们,身处一个被称作“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代,仍要凭一己之力冲出一条坎坷的路,凭一己之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有人身上透露着善良的美丽,我感动于奋身救人的田晓霞,身为记者,舍身救人跳入洪水的那一刹那,她已抛却了个人的小家,把自己融入了社会这个大家庭。在她的身上,似乎总如太阳一般散发着正能量,传递四方。

  其实,所谓平凡,不过是你一步一步走过这段漫长而遥遥无期的人生路,最终归于泥土;所谓不平凡,不过是路尽了,你回首往事,笑对夕阳西坠的美好,最终归于泥土,滋养一方。平凡与不平凡,最终区别于你有生之年,是否尽你所能,行你所行,爱你所爱;是否走的每一步路,都无悔于心。

  世界之大,天下人人怀揣梦想。有的人整日做着白日梦,一无所获;有的人怀揣梦想不懈追求,有些失败了,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取得成功。但是面对这个现实而残酷的,我们应该依旧保持着奋斗的热情——如果追梦开始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成功呢?世界平凡着,至少我们平凡着,大多数人平凡着。于是有多少人平凡着,就有多少人不甘于平凡,不甘于寒风吹走一切只余黄沙为伴。他们尽力摆脱平凡,然而这条路坎坷又遥遥无期,似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处生活的最低点,却有一颗向往夜空的心。他们默默无闻,却掷地有声。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环境是天生的,而奋斗是该有的,致给自己。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7

  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开小王子。第一次看小王子,我是看不懂的。现在再看也还是难以用阅历去理解。就像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说,这是一本适合大人读的童话书。

  小王子从孩子纯真的视角出发。让我们回归到本真思考世界,爱与幸福。全书以我的视觉去叙述了小王子的经历与故事。以一个看似客观的角度去表达了一种感性思维。描绘出了作者希望看到的世界。在我看来,书在我与小王子到形象中渗透了许多感情。譬如善良。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王子在自己星球上与玫瑰相处的那一段。玫瑰为了得到小王子的照顾,假装柔弱。后来,小王子才知道玫瑰不需要栅栏。因为玫瑰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刺。也不需要在夜晚被笼罩在一层塑料里。因为花儿的生命也需要风雨。小王子终究离开了玫瑰。可后来,小王子说出:“如果有人爱上一朵花。,而这朵花生长在亿万星球里的一颗,那足以让他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感到幸福,因为他知道我的花就在那……。”显而易见,他还是爱着玫瑰的。

  在小王子中我还喜欢的角色是狐狸。一个在童话中时常狡猾面孔出现的角色,在此中却得到了新的诠释。心里让我影响深刻的是,狐狸教小王子如何驯服玫瑰。狐狸说驯服等于建立了感情联系。驯服后彼此相互需要,是彼此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教会小王子:“就是因为你为你的玫瑰付出了时间。才使她变得这么重要。真正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心灵去寻找。”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一样的玫瑰。有那么多一样的人。为什么我们唯独爱着眼前的那个呢?是因为他比别人好吗?并不是只是因为我们遇见并驯养了他,他就从千千万万的人中间。成为了对自己来说独一无二到存在。而且就是相爱的秘密。

  很多时候我们把幸福的形式和本质弄混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习惯用世俗的大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比如说:“别人看你工资低就会觉得你没出息。而不会在意你是不是真正喜欢这份工作。”我小王子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如果他爱上了一朵玫瑰。那这朵玫瑰对他来说就是唯一的。如果玫瑰被羊吃掉了,他会很伤心。所以他一定要搞清楚羊究竟吃不吃花。很多人或许不理解小王子为什么执着于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小王子一直执着于内心的美好。就像一个永远心藏童话的人。如今,越来越多人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小王子的话则是道出了一个敢于执着的真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小王子和我走了许久,才在沙漠找到水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将水桶送到他嘴边。他闭上了双眼喝着水,好像过节一样甜美。这水确实不是普通饮料,他来自长途跋涉,他来自轱辘的歌声和我双臂的努力。”是否我们在对待自己所获得到的每一样东西还带着赤诚的心去享受。

  原文不长,大约两万7000字。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都可以去读一下完整的故事。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应该是幸福的。虽然我们可能难以永远保持这种透彻和纯真,但这个故事一直在提醒我们。爱和生命的美好。以及逝去和离别所不能带走的那些看不见的幸福。就如同天空中五亿颗星星,那我们知道他们是五亿个会笑的铃铛时。我们会感觉到小王子的存在。他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她告诉我们离别并不用那么忧伤。如果有一天我们经过沙漠,经过满天的星星。可以等一等。说不定那个有金黄色头发的孩子就在那里。

  我不是个大人,可也不再是个孩子。所谓成长,也许是一个不断缺失的过程。只愿走出慢慢前半生。那归来,依旧有少年般的善良纯真与赤诚。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8

  自从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一套书以后,我深深地感觉到历史的残酷与无情,也发现了古代社会战争频繁这一弊端。

  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从盘古开天地到武则天称帝,再至乾隆帝下江南等中国史上著名的历史故事。它不仅讲述了中国的历代君主的故事,连鉴真高僧传法、郑板桥卖画也包括在内,而且每一个故事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开头和起因,给读者一应俱全的感觉。但是最令我感慨和喜爱的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不顾外国军队的攻击查处了上万箱鸦片,并挖了与大海相通的大池,把鸦片投入大池中,再放入海盐和生石灰,利用水和石灰的剧烈反应来销毁鸦片。这样的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共销毁了1188.127吨鸦片,制止了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他这一种不管外国军队的武力袭击还一心为人民着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许多人也有舍身为国的精神:小到只有15岁的夏完淳,他不顾洪承畴的审问,大骂洪承畴,最后身死刀下;大至73岁的老将黄忠,他不顾马忠率领的百万大军,一心为刘备报关羽之仇,后来被马忠偷袭射死,为国捐躯。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清廉的君主,也有昏庸的暴君。君主能使国家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暴君则使国家鸡犬不宁,老百姓叫苦连天,这样,就出现了篡位的战争。暴君多是由小人当大官引起的,而且,古代有钱有势的人可以随意杀人,这样,小人就把贤臣杀了,社会由此变得黑暗,朝代由此走向灭亡。古代社会最大的错误就是法律过于残酷,一点小问题就杀人,而现代社会排除了这些错误。由此可见,回顾历史去改变社会体制是很重要的。

  比起其他国家,中国是算历史最悠久的了,它有5000年的历史,而其中的4800年是领先于世界,国家GDP曾经达到过世界的50%,这本书也把这些详细又清楚地记录了下来。遥看当年,古人错误和正确行径还历历在目。我们应当去学习借鉴这些错误和正确行为,以防一错再错,留下永久的遗憾!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9

  读了《水浒传》后,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农民革命"?显然都不是。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没忘进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0

  孤独是个顽疾,当死亡成为我们路之终点的时候,孤独也就随之而来,这世间有多少吵闹,就会有多少孤独。无疑,孤独本身就是一道枯涩而不可理解的背影,但马尔克斯的笔却是含笑的。他没有徒劳地去化解苦难,而是裹了一层糖衣在外面,那几欲和神话接壤的想象力,让每个冰冷的字都长了一双翅膀,也曾让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飞的冲动。

  我永远记得中考考完的那个夏天,每天下午,坐在屋顶上,低头,一页一页地欲罢不能地读。七代人每一个名字,迷宫般的血统都能以一张谱系表来区分。我一直惊异于作者想象力的无边无际,后来,看到一段话,说是每一个作者都只能描摹自己或者周围人的生活。我就在想,哥伦比亚,那个遥远的国度,究竟发生过什么,发生着什么。会不会有人,拥有像奥雷良诺上校一样的孤独神情?在大雨后,那轮新鲜的、砖末一样的红日,真的在大地上升起过么?

  真正的爱与了解,真的存在么?奥雷良诺上校在心底拼命搜寻,却找不到与母亲之间真正的情感纽带,终于还是在孤独的硬壳中高傲的死去。他至死都披着毛毯,难以解脱的孤独和没有前途的高傲。高傲激起怒气,怒气让他去反抗,只是最终,他也没有学会,怎样去表达爱。

  喜欢雷蓓卡,这个被乌苏拉称为家族中唯一的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女人,在婚事被一再耽搁后,终于抛弃了虚荣,选择了踏实自在的生活,选择了自己的欲望所指的生活。花边和玩具,只是爱情的幻想而已。少女时代的爱情,都是可以为心爱的人退化吃土的。皮埃特罗·克雷斯庇在地球的另一端,精美的漆皮靴踩在潮湿的石径上,每一步都踩在爱人的心上。一个悲剧,这个怯懦的男人的两次爱情,最后只能以死结束。

  阿玛兰塔,家族历史上的最温柔最深沉的女人,却没有勇气去承受自己和另外任何人的命运;没有勇气去尝试接受爱的羞耻和绝望。一直在想,为什么她不能接受克里奈多.马尔克斯上校?为什么她明明爱着,却不能迈出那一步?直到后来的后来,才了解爱情的羞耻与绝望。才明白,原来那种不明所以的恐惧和怯懦真的存在。终于明白,她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意伸出手去采摘的是什么。

  马贡多那与大地浑然一体的原始、未经开化的纯粹,仿佛让我看到了最初傍河而居的人类部落。那个时候他们是团结的,是大胆的,是赤诚的,也是智慧的。而后的故事就可以简单归结为外族和殖民者的入侵。马贡多的居民一步步由“愚昧”走向“文明”的长征中,历经了一次次冲击,精神的物质的,在蜕变为文明人之前,马贡多连同它的居民在飓风中消失了,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

  在错乱的时空中,在亦真亦幻的马贡多,没有一样至真至贵的东西沿着慢慢难休的循环到达了孤独的背面。

  就像马尔克斯自己说的那样 “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1

  “邈兮斯人,勇毅绝伦。不畏强,不恤丧身。谁畏痴愚,震立功勋。慷慨豪侠,超凡绝尘一生惑幻,临殁见真。”这是堂吉诃德的好友——参孙骑士给堂吉诃德的墓志铭,也是体现了作者对堂吉诃德一生的总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个骑士也许也可以有千万个化身。在堂吉诃德自己的眼里,世界有"该去扫除的暴行,申雪的冤屈,补救的措施,改革的弊端,以及履行的义务",自己身为一名骑士,"觉得迟迟不行对不起世人"。简而言之,骑士应该是勇敢的象征,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在堂吉诃德的仆人桑丘潘沙眼中,骑士就是“一会儿挨揍,一会儿做皇帝;今天是天下最穷困的人,明天手里可以有两三个王冠可以赏给他的侍从。”对骑士截然不同的想法并没有阻止他们走在一起。

  因为桑丘对有利可图的笃信和堂吉诃德对骑士精神的坚信不谋而合,这两个都有些疯癫的人理所应当的结伴同行,开始他们的结伴之旅。都是所谓的精神追求者,所以即使是连底部的物质需求也没满足的人,也可以把自己的世界想象成骑士的世界。

  正如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堂吉诃德的形象就像一块硬币,你可以看到他搞笑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哲思的那一面。

  “我也不知道现今我们这个充满灾难的时代里,骑士的道理是否还行得通。”堂吉诃德的死去,于是世界重新变回无聊。一个能够建立起那么大一个骑士道幻境的人,惦记着杜尔西内娅中的魔法,明明死前的一章,他还惦记着那个绝代佳人,还在盘算着可能会成为一个游荡牧人,骨子里漂泊与冒险的精神还没有完全死去,但这个幻境已经被他毫无预兆的亲手戳破。

  在临死的前一刻成为一板一眼遵循着作息时间规律的人,心甘情愿地带着日积月累长出了青苔的镣铐,五彩斑斓的美梦已经失掉了它的颜色,纯粹而富有生命力的灵魂被炙烤着枯萎。结尾处突然的骨折,使人不免为之感叹,始觉文章的奥妙所在。

  史诗都变成了废话,生活的波澜终于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与琐碎中结束了。我的耳边想起我们浮想的游侠骑士堂吉诃德的话,以此作为祭奠。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2

  《名人传》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共分三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列夫托尔斯泰传”。其中,《贝多芬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贝多芬传》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逼迫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母亲死后,贝多芬成为了一家之主,担起了对两个弟弟的教育重担。后来,贝多芬开始音乐创作。他的耳朵得了严重的重听,身体也得了病。脾气暴躁的贝多芬又多次遭到了爱情的否决。但他并没有放弃音乐,最终成为了名人。

  在没读《贝多芬传》之前,我一直以为贝多芬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想到他是这么不幸。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失聪是多么痛苦的事啊!除此之外,他还要承受爱情被拒绝的心灵上的煎熬。这些非常人能想象的折磨,并没有使贝多芬变得自暴自弃,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痛苦,却不肯屈服于命运;他贫穷,却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他孤独,却能以一颗热忱的心爱别人。贝多芬以他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苦难,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欢呼。

  有时,我们的灾难是由我们引起的,而有时,则是命运无端加给我们的。我们经常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我们必须坚信: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

  在我以前学游泳的时候,教练是几个班中最严格的,第一天就要我们跳水。我排在队伍最后面,下不了决心。我本以为不敢跳老师就能放过我,可她竟在我不注意时把我推了下去!毫无防备的我连续喝了几口水,拼命地在水里扑腾,最后终于抓住了老师从岸上伸下来的救命稻草——一根竹竿。回到家里,我又哭又闹,死活都不敢再去了。可第二天还是被爸妈送了过去。后来,她又准备了一根教棍,用来纠正泳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位魔鬼教练的`“折磨”下我很快就学会了游泳,而且不止一种泳姿。现在,游泳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到周五,我和同学都会在游泳池里游泳。现在想到原来练习游泳的日子,我觉得我应该感谢我的教练。如果不是她的严格要求,我现在也许只是一只在岸上观看别人游泳的旱鸭子,更得不到现在的快乐。

  每个人都向往快乐的生活,但人的一生中,必定会经历痛苦。有的人迎难而上,而有的却激流勇退。不一样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想让我们心灵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那么痛苦必是滋润土地的养分。让我们勇往直前,用痛苦换来快乐吧!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3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由达达文档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振宁读后感800字篇1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像飞鸿一样,我们都多多少少在历史的雪泥地上留下自己的爪印。虽然爪印对于飞鸿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可是对于“后鸿”却起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它告诉了鸟儿们下一步要飞向哪里。所以,人们将历史记录下来,撰成史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记录了从商朝到新中国,从皇上到百姓的372个生动故事。其中,我对石崇王恺斗阔印象尤为深刻。石崇在家中造了一个玲珑的小楼,斗拱、瓦片上都涂满了香料,里面还有几个用五斗珍珠买来的歌女在跳舞!王恺则更过分,他每天用糖水洗锅,还用珍贵的丝线编成五光十色的屏风。也许,作者是希望后人可以看到那些在历史的玉璧上留下的污点,避免重复他们的错误吧。

  但是,“历史留名”真可能成为一个黑洞,用逃不脱的吸引力抓住人们的心,诱惑他们不计一切千古留名。比如书里记载的荆州刺史桓温,他手握大权,三次北伐两次成功,却企图篡位。他曾说过一句话:男子汉哪怕不能流芳百世,又何妨遗臭万年?他这种想法和西方的黑若斯达特斯不谋而合。黑若斯达特斯为了被后人记住而火烧阿尔忒弥斯神庙。他们都成功了,成功地被后人唾骂了几千年。可是,这种留名千古却损害了他人。石崇除了自己搜刮民脂民膏外,还纵容部下到处敲诈。桓温则辜负了一向信任他的皇帝。黑若斯达特斯把精美的建筑化成了让人心碎的废墟。

  其实,许多流芳百世的人却并不是为了历史留名。那只是后人对他们的奖励。孔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认为我们是为自己而活,做了好事就是好事,不需要别人来评头论足,所以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他看来,为了在他人那里留下好名声去做好事是很好笑的事情。如果孔子一昧地追求“流芳千古”的话,人们还会称他为圣人么?

  因此,历史的雪泥上留下爪印固然很好,可是,我们不应该一昧追求“名声”,否则,我们不但会活得很累,还容易成为历史的污点。这就是上下五千年告诉我的。

推荐访问:读后感 杨振宁 杨振宁读后感200字 读杨振宁有感800字 杨振宁传读后感800字 杨振宁事迹读后感 关于杨振宁的作文800字 杨振宁的事迹400字 杨振宁作文400字 杨振宁议论文800字 杨振宁读后感600字 杨振宁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