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15篇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15篇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

  修好党史 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是革命先辈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党兴党、立国兴国的智慧。对党员、干部而言,党史、新中国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矢志不移修好党史、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坚持以史为鉴,从中汲取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力量,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新中国史是资政育人、治党治国的大道,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学好领悟好党史、新中国史,我们才能知史爱党、知史兴国,永远跟党走,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认真学习和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建功立业。

  “读史明志,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新时代新新征程上的新使命新要求,要通过学习和领悟党史、新中国史,重温我们党和祖国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深刻体悟党的的初心和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他说,“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强调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样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有恒心、有毅力、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通过学习领悟,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强信心、增底气、明方向,注重发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要注意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收获,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2

  立德树人,成就新中国教育的辉煌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始终致力于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和发行,近年来还承担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辑出版任务。70年来,人教社先后编研出版了11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7万余种,发行量逾750亿册。

  70年,对人类发展历史来说只是一瞬,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而言,却是一个伟大的历程,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当然,辉煌绝不止于其巨量的教育图书出版,而是撑起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一片蓝天,挺起了新中国发展的脊梁。人民教育出版社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走来,成就了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今天,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圆满实现,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启程奋进,新中国7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着人民教育出版社及其每一代工作者一份重要的贡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常言道,教育是阳光下的事业。可说,优秀的教材就是阳光下的土壤。这片土壤,只有阳光充分,营养充足,才能育桃李满天下,让新中国一代一代的孩子健康成长起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实践证明,今天我国经济总量所以能够跃升为世界第二,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科技等各方面事业蓬勃发展,正在走向世界大舞台的中央,一切都离不开新中国教育的伟大成就,自然也与教育出版的成就息息相关,为新中国的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土壤。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人民教育出版社及其一代一代的出版工作者,他们是为中国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拓荒牛”,悄然中支撑起一座中国教育的高楼大厦。最可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那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辛勤耕耘、接续奋斗,在一路风风雨雨中走过来,默默无闻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离退休后,却依然牢记初心,始终不忘关注教育出版事业和国家教育,他们是三尺讲台后最可敬的教育工作者,为新一代广大的中国教育者树立了标杆,也值得全社会尊敬和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紧紧围绕根本任务,以精品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人民教育出版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谆谆的嘱托,是对教育出版事业的支持,也是对中国教育的激励,发展中国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出版事业。

  开启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教育必须先行、走在最前面,教育出版工作尤为重要。让我们祝福人民教育出版,全社会都当积极支持教育出版,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共同努力,让中国教育更阳光灿烂,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更多的人才。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3

  ;新中国成长路上的“隔辈亲”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朝鲜,受到了10万朝鲜民众的盛大欢迎。震撼的场面,深厚的中朝人民友谊感人肺腑,也拉开了一段深藏我心、对曾经奋战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战士的珍贵追忆。

  这位战士是我的爷爷,他于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1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复员到家乡担任村干部,支持家乡建设,直到退休。

  从小生活在爷爷身边,记忆里那个爱穿军大衣的他无比威武,我们祖孙之间有着特别的“隔辈亲”。爷爷的峥嵘岁月、奋斗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对我的人生成长影响至深。

  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心之源。儿时最爱听的故事是爷爷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峥嵘往事;儿时最珍贵的物件是爷爷放在精美木匣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党费证等。爷爷17岁告别家乡,参军效国,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不怕牺牲,在部队担任班长,英勇地完成每次作战任务。复员回乡后,他更是时常怀念牺牲的战友,情深之时甚至簌簌落泪,哽咽着教诲我祖国的安宁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祖国,珍惜和平,要热爱人民,感恩奉献,要艰苦朴素,终身奋斗。爷爷的谆谆教导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要“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奉献祖国”的初心梦想,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

  支援家乡建设的爱民之情。1957年,爷爷复员了,他毅然回绝了组织准备安排留城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选择回到自己贫苦老家,建设家乡。回乡后,爷爷被乡亲们推选担任了村干部,上任后他带领乡亲们修建了村里第一条公路,鼓励乡亲们种植柑橘树,能拉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为了修路,爷爷每天吃住在工地上,资金不够,他到处去“化缘”,甚至自掏腰包倒贴;为了种树,他自己摸索种植技术,学会了祛病虫的方法,成了村里唯一的柑橘树“养护员”。村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奶奶却抱怨,“他这个当村干部的,家里日子过得还不如村里一般百姓嘞!”当年姑姑上学要5元学费家里都拿不出,只得去跟乡亲邻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额,爷爷却不顾一心想参军的父亲,把名额给了村里家庭困难的其他青年。爷爷是村里老百姓啧啧称赞的好干部,更是一名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

  坚守党员使命的薪火相传。操劳一生的爷爷,在退休后不久被查出身患晚期尿毒症,得知病情后,他却显得异常冷静,“我上过战场不怕死的!”生命最后的时光,爷爷卧病在床,双肾溃烂的疼痛感使他不断呻吟,但他却从未流泪,我只见过他思念战友时哭泣……出殡那天,村里前来吊唁的群众围满了小院,全村老百姓对爷爷的称赞与不舍是他最好的墓志铭。爷爷对百姓的厚爱,百姓对爷爷的深情,是他一生坚守党员使命最美的荣光,也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我在大学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司法所的普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参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给基层群众带来亟需的法律服务、公平正义,为构建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与爷爷不仅有祖孙间浓浓的亲情,更多的是对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守、使命的传承。新中国70载光辉岁月里,爷爷曾用高于生命的坚定信仰,征战沙场,效忠祖国;回归基层用无私奉献回馈群众,绽放余生;而我,始终将爷爷当成一座熠熠发光的精神丰碑,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扎根基层的执着、奉献青春的执念,诠释着这份与爷爷之间永远温存的“隔辈亲”,永久不变的“初心情”。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4

  我和新中国共成长

  小时候,生活还很平凡。平凡到爸爸的大二八自行车可以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出去吃饭,我在爸爸胸前叽叽喳喳的叫,妈妈在后座开开心心的笑。

  小时候,快乐还很简单。一根皮筋儿就能让几个女孩子三两一拨的蹦蹦跳跳;两根粉笔就能许孩子们一个天堂般的梦境;几颗玻璃球就够一群孩子疯玩一个下午。沙包、卡片、玻璃丝这些小玩意,丰富了一代人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总是不敢梦想。从山里到中心,从郊区到城区,这段路程总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从小灵通到翻盖触屏手机,从MP3到MP5,这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总让人觉得难以想象。

  小时候的我们,有点快乐,也有点傻。

  后来我长大了,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大后,生活变得多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一直稳步提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从文化、经济、技术、教育等多方面层层出新,迸发出多元生机,百花齐放。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些社会新形态、新思想而充满活力,也更具意义。

  长大后,快乐也要出新。拍视频、拼说唱、去旅行等等等等,成为新时代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我们热情、大方,主动去拥抱时代,在碰撞下擦出绚丽的花火。利用身边一切可用资源,去创新,去探索,去快乐。

  长大后,总是不够满足。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这段路程快的让人不敢眨眼。从3G到5G,从投影仪到全息技术,科技的进程让人不敢停下脚步。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普及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不敢想。

  风风雨雨,20多年,同步同行,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再回顾历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里,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直至今天,我为能生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可以安心地生活,也可以畅快地探索,我们可幽林溪静桃源生活,也敢飞驰人生任凭天高海阔。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加昌盛,更加富有活力。我也愿陪伴祖国,一起走过新中国成立80、90、100周年的纪念,一同见证祖国美好的明天!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5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开展专题教育成为必须课。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发扬和传承优良传统,涵养紧跟党走、爱国敬业的思想自觉,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时代里坚定“四个”自信,努力争创更多利国利民的丰硕成果。

  崇尚英雄,勇立功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年份,为功勋模范人物颁授“共和国勋章”,有利于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也是党员干部看齐和学习的精神旗帜。“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于敏隐姓埋名28年,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为打造国之重器、推进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战争年代浴血疆场,到贫困山区深藏功名,张富清的“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是英雄无言本色人生传奇故事的最佳序言。俗话说,“文能定国,武能安邦。”英雄从来不是某类人的“特权”,也不会与某类人“绝缘”。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深入挖掘先贤前辈、英雄人物背后的精神特质和成功密码,提高自我剖析、问题检视的深刻性和精准度,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艰苦奋斗作风,努力成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时代先锋。

  攻坚克难,担当在前。“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说明,面对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和前进路上的阻拦干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有自我革新的担当,积极主动进行调查研究,科学提出创新突破的建议路径,及时消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主题教育中,中央组织部组织有关部门编选出版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党员干部要强化问题导向,静下心来研究先进案例中蕴含的处事智慧和管用办法,结合实际辩证选用,切实增强提高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本领,努力成为本领域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和创新标兵。

  总结得失,坚定自信。“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胜利奋进的历史进程,是党带领人民奋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党员干部想要汲取历史的力量,关键是坚定“四个自信”,学深悟透历史赋予今人的启示录和方法论。回望新中国史全程,党员干部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懂得渐进式积累的道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务实创新的事再小也要抓实做大,务虚的事噱头再大也要抵制到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对过去这段历史中经受的系列风险和挑战考验,不仅不能忘却,更应成为未来前行的坐标和基石。要学会立足部门实际,积极触摸世情、国情和地方实际,建立风险点、应急机制和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善于从历史的、具体的角度审视和查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大胆探索应用服务基层的新模式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顺利开启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新篇章。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6

  修好学习党史 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必修课”,入脑入心入行,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在重温光辉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世界为之动容的巨大成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为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光辉征程、伟大奇迹、宝贵精神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使命的份量,在实干兴邦、奋斗强国中塑造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筑牢信仰之基,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

  在发扬革命传统中“补足精神之钙”。革命传统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当下有着积极意义,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团员,都应该到遍布全国各地的革命胜地汲取精神养分,补足精神之钙,进一步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负入党初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在传承优良作风中“把稳思想之舵”。党史、新中国史中凝聚着党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作风建设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否则就会“一次做让步,次次守不住”。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党史、党规打扫思想灰尘,坚守廉洁自律的高地,面对“微腐败”绝不能掉以轻心,遇到“潜规则”绝不能随波逐流,碰上“人情礼”绝不能欣然笑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群众、敬畏组织、敬畏法纪,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7

  我和新中国共成长

  小时候,生活还很平凡。平凡到爸爸的大二八自行车可以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出去吃饭,我在爸爸胸前叽叽喳喳的叫,妈妈在后座开开心心的笑。

  小时候,快乐还很简单。一根皮筋儿就能让几个女孩子三两一拨的蹦蹦跳跳;两根粉笔就能许孩子们一个天堂般的梦境;几颗玻璃球就够一群孩子疯玩一个下午。沙包、卡片、玻璃丝这些小玩意,丰富了一代人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总是不敢梦想。从山里到中心,从郊区到城区,这段路程总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从小灵通到翻盖触屏手机,从MP3到MP5,这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总让人觉得难以想象。

  小时候的我们,有点快乐,也有点傻。

  后来我长大了,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大后,生活变得多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一直稳步提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从文化、经济、技术、教育等多方面层层出新,迸发出多元生机,百花齐放。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些社会新形态、新思想而充满活力,也更具意义。

  长大后,快乐也要出新。拍视频、拼说唱、去旅行等等等等,成为新时代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我们热情、大方,主动去拥抱时代,在碰撞下擦出绚丽的花火。利用身边一切可用资源,去创新,去探索,去快乐。

  长大后,总是不够满足。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这段路程快的让人不敢眨眼。从3G到5G,从投影仪到全息技术,科技的进程让人不敢停下脚步。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普及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不敢想。

  风风雨雨,20多年,同步同行,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再回顾历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里,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直至今天,我为能生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可以安心地生活,也可以畅快地探索,我们可幽林溪静桃源生活,也敢飞驰人生任凭天高海阔。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加昌盛,更加富有活力。我也愿陪伴祖国,一起走过新中国成立80、90、100周年的纪念,一同见证祖国美好的明天!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8

  我看新中国的变化

  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可以说,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也是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70年。这70年,中国人民走得每一步都是铿锵有力。

  翻开这举世瞩目的70年壮丽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令全世界惊讶、中国人民满意——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繁荣稳定、国家欣欣向荣。中国从一个弱肉强食、受尽外邦列强欺凌的国家成为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拥有重要话语权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走出了饱受灾难、受尽屈辱的深渊,踏上一条安居乐业、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新时代召唤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

  我出生于1998年,从我开始记事起,我就听我的爸爸妈妈讲他俩人在零几年时候一个月才发不到100元钱的工资。其中有一个月,我的爸爸妈妈因为要给同事朋友结婚随份子钱,到了月末,剩余的那点零星工资杯水车薪,无法维持家里的基本生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几乎家家都去沭河边买大面积的房子,马路上的小轿车也渐渐地被大越野所取代。一几年的时候,苹果手机一出了新款,就会有大批民众趋之若鹜,疯狂争抢购买,好向旁人炫耀。可是近几年我们发现,人们越来越支持像华为、小米这样的国产品牌。中国制造不断走上世界舞台,尤其是华为手机的保时捷系列,居然卖价比苹果的最新款手机还贵。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诧异的,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大。

  再来说说穿着吧,我记得我刚学会走路时候,都穿那种蓝色的小舞蹈鞋,有时穿到磨破鞋底都还继续穿。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运动鞋的概念。回老家赶大集的时候,家人就会从集市上卖鞋的摊位里为我买高仿鞋穿。再后来就到了我上高中大学的时候,工薪阶层的薪水提高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衣服和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说,衣服分成卫衣、冲锋衣、速干衣等等,而鞋又根据功能可以分为跑鞋、篮球鞋、涉水鞋、钉子鞋、板鞋等等。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家人也愿意给我买一些国际品牌的衣服和鞋子。最近几年,社会群众爱国热情的增强驱使着普通公民越来越喜欢支持那些诸如像李宁、安踏这样的国产品牌。我觉得这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充分体现。

  最后就不得不提一提我们莒县的生活环境。我是在一小上的小学,那时候一小的大门是褪皮掉色的大铁门,操场和学校的主干道上都坑坑洼洼地极不平整。近几年在大学念书,放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我不禁感叹这还是以前的莒县吗。现在的莒县因为创城的原因,无论是绿化还是老旧小区改造,整改力度比往常任何一个时候都大。不管是我外省还是外市的大学朋友来莒县找我玩,他们共同发出的第一声赞叹就是莒县又干净又漂亮。而且,我们的莒国古城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莒县人,我为我的家乡生活环境发生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在不断地向同学朋友介绍我们莒县,希望他们能多来莒县做客,感受我们莒县的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

  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有信仰者,平凡而不平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此时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伟大中国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大海,看着我们和祖国共成长,也是一种幸福。未来,我们整装待发;未来,我们势在必得。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9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要注意抓“四个到位”,这为主题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开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键要树起“四个到位”这面镜子,对标笃行,落实落细,推动主题教育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开展。

  抓思想认识到位,关键要创新学习方式,让党员干部学得到、学得进、学得实。守初心、担使命,首先要解决思想根子上的问题。抓学习教育,既要重内容又要讲形式,这样有利于让党员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参与,扫除思想上的尘埃。在学习形式上,要注重营造仪式感,如推行“3+X”模式,即每次集中学习时组织集体诵读一段总书记重要讲话、诵读一段党章党规、讲述一个红色故事,安排若干人作中心发言,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辅之以党史国史苏区史教育,列出必读书目和选修书目,引导党员读原文、悟原理,从中汲取精神之钙、奋进之力。在方式方法上,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入“唱初心之歌+读红色故事”等载体,让学习喜闻乐见,学出忠诚、学出自信、学出担当。

  抓检视问题到位,关键要聚焦发展大局,把问题短板弱项找准找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推进事业发展。主题教育既要推动本地本单位的事业发展,又要在服务中心大局更有作为,让主题教育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要对标对表找差距,围绕“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深入查找思想根子、作风态度上的问题,把问题打捞上来。要坚持开门搞教育,带着问题去调研,到群众中去找实招,主动请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基层群众说出评价、指出问题、提出意见。要聚焦发展补短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主题教育同打好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找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推动出台新一轮对口支援的政策措施。

  抓整改落实到位,关键要回应群众关切,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主题教育,绝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读报纸、念文件,要更多地走进基层、走近群众,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向总书记看齐,广泛组织党员到革命旧居旧址感悟“初心”,学当年的红军走一段长征路、喝一碗南瓜汤、干一次农家活、开一次干群会、做一次小调研,引导党员干部到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解难题。要奔着问题去,对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台账,逐一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全局、群众关注的问题。要注重建章立制,总结推广一批基层经验做法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该补齐的短板要补齐、该堵塞的漏洞要堵好、该追责的要严肃追责,倒逼问题整改工作见长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抓组织领导到位,关键要领导以上率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题教育能否有实效,归根到底要靠各级党委(党组)组织实施好。要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推动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带头学习教育、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要以最严标准开展督查指导,明确督导中那些可以为、那些不可为,确保主题教育脚踏实地、不务虚功。要以好的作风推动基层减负,既保证主题教育规定动作一个都不能少,又尽量减少简化印证资料,减少不必要的督查检查,坚决防止调查研究“扎堆”、红色教育“扎堆”、整改问题“一阵风”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发生。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0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我系统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这“三个维度”深刻领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处走,有了更高层次的站位和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勇担“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98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从学习中至少可以找到三条原因。一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为最高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为了这个信念,任何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去铭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二是始终加强理论武装不放松。理想信念不可能凭空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简单地学、零碎地学、浅尝辄止地学,不可能学深悟透、学出境界。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学到底”的精神、反复读的恒心,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并在实践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攻坚克难的实招硬招,以全党大学习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始终敢于自我革命不手软。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南泥湾一位90多岁老红军的故事。这位老红军参加过长征,是一位连长,革命胜利后主动留下了当了一辈子农民。老人说,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三个守住”,守住红色江山、守住人民幸福、守住优良传统。这位老党员讲透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自我革命。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要坚持问题导向,多听听人民群众意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要以上率下,带头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带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为全党作表率。

  二、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勇担“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使命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无论到任何地方,都要像“种子”撒播进“土地”一样,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在人民这块“土地”上写下什么样的答案,带领人民群众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叩问着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我们党的干部要把根深植于群众中,以百姓心滋养初心,为人民谋幸福,我体会,最重要的是扮好“四种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一是善于深入群众,甘当“普通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到基层考察调研60多次,纵横跨越中国版图,用坚实的足迹,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着一名伟大领导人的普通性和人民性。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一份子,要主动放下身段和架子,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能把群众的马扎暖热,也能在田间地头解困,交上一批真朋友,搞一些活调研,多接地气、多闻“土气”,争做群众眼里“能办事、好办事、办成事”的普通人。二是善于沟通交流,甘当“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党员干部要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察民情时多说家常话,讲政策时多说大白话,化矛盾时多说体谅话,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要真心诚意向群众拜师学艺,坚决摒弃那种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质疑和批评充耳不闻的衙门习气,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务。三是善于化解矛盾,甘当“调解员”。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坚持用法律和政策说服群众,通过教育、疏导、协商、调处等途径化解矛盾,对群众正当诉求、政策范围内的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群众理解。如今,群众上了网,民意在网上,党员干部还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读懂学会网络用语,增强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四是善于赢得信任,甘当“宣传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宣传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基层干部的政治责任。宣传能否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深入人心,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要注意方式方法,运用好群众语言,把专业性很强的政策转化为当地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才能把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政策落实好;要注重契合群众需求,最大程度把党委政府想讲的、媒体关注的和受众关心的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发布、观点阐释和解疑释惑,在这个过程中凝聚民心、提升信心、增进共识、维护公信、汇聚力量。

  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勇担“实现组织振兴”的实践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基层贫困户时,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历史担当,在真抓实干上给我们树起了导向、标杆和镜子。严格按照总书记对组织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党的建设实效保障使命担当成效,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总基调”。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和“五个必须”等重要论述,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严肃党的政治生活,把基本制度做实在,强化党性教育,建立完善“双重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政治仪式,推动党员干部将政治信仰融入情感、注入内心。二是强化基层基础“大抓手”。对标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持续深入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政策措施向基层倾斜、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放,坚持“严乡”和“兴乡”相结合,坚持“强村”和“富民”相结合,坚持“育组织”和“育人才”“育产业”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带群建等过硬举措,激活乡镇内生动力,以组织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三是强化选人用人“新理念”。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管干部、组织选人的理念。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横向上,通过做好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之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纵向上,要着眼于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多渠道多领域发现、识别、举荐干部机制,盘活用好干部资源,努力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浓厚氛围。四是强化自身过硬“严要求”。于无声处挑重担,讲规矩处定方圆。要把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廉洁纪律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面对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和诱惑,时刻保持警惕与警醒,做到做事规矩、不忧不惧。要始终把事业发展放在首位,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对照先进典型,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起点,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在唤醒初心使命、践行入党誓词上再下功夫,为平桥发展多作贡献。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1

  董存瑞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5月24日,《新华网》系列报道“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战斗英雄董存瑞,讲述了他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中共龙延怀联合县第3区区委书记躲过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3年春,被选为怀来县南山堡村第一任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春参加抗日自卫队,7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9月在延庆地区同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顽强,受到领导的表扬。1947年初的一次战斗中,在班长牺牲、副班长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代理班长,带领战友们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某部副班长。1948年1月,在延庆县大胜岭战斗中,他率领全班坚守青云顶阵地,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的反扑。随后,连队采纳他的建议,采取正面佯攻、侧面突袭的战术,迅速攻占敌人据守的制高点。部队发起追击时,他奋勇当先,只身俘敌10余人。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3月,董存瑞所在连队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第32师第96团第6连,他被任命为六班班长。随后,部队进行了50天的大练兵运动。因为训练成绩优异,六班被授予“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被授予“模范爆破手”光荣称号。1948年5月1日,第11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隆化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战斗开始后,他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此时,离发起总攻仅15分钟。在这关键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呀!”将暗堡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中,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胜利开辟了通道,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英雄虽然牺牲了,但英雄手托炸药包那感人的光辉形象永存,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向前进。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为缅怀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董存瑞烈士,封董存瑞为国家一级英雄,并在1954年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55年经热河省政府批准,并拨专款决定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根据董存瑞感人的先进事迹拍摄的电影《董存瑞》,在全国播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行各业迅速掀起学习英雄人物董存瑞的热潮。2009年9月14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董存瑞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永在,他手托炸药包那感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成为历史,永远定格在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我们的共产党人要始终学习董存瑞的精神,化作我们的真心行动:“为了强大的中国,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前进!”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2

  ;新中国的记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一年,我四岁,刚刚记事,还有个弟弟,不满周岁。我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聋哑人,但我清楚记得,妈妈用手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戴着“红星八角帽”的人比划着,“没有这个人,我们吃不上饭。”我记得,这个人,有一张温和的脸,嘴唇下面,有一颗大大的痣。这张脸,深深印在我幼小的心中,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因为父母是残疾人,家里条件很困难,记忆中最好的饭是妈妈用的搪瓷大碗蒸的鸡蛋羹,放上小小的虾皮儿,点上酱油和一丁点儿的香油,真的好香,妈妈不舍得吃一口,自己拿着玉米面儿窝头就着老咸菜吃。那时的农村,谁家都是吃窝头,日子过得都很清苦,房子都是窗户纸,破了再糊上一层,冬天太冷了,条件好的人家,也只是在外面用图钉钉上一层塑料布。我们都是住的火炕,晚上睡觉,炉火里是用煤泥和黄土和的“湿煤”,因为这个很廉价,但是那个味道很呛,小小的我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以至于,现在,一提“湿煤”两个字,我都觉得身边弥漫着烧煤的味道,感受头疼。妈妈总会在睡前,架在火上一个竹子做成的架子,把洗好的衣服烤在上面,因为第二天还要穿,一件脏了洗,洗了穿,在那个年代是件很正常的事。

  1981年,我上小学了,弟弟四岁了,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不再是每顿饭只有窝头,但是,我家的硬性规定:只有先吃完半个窝头才可以吃米饭,每次我都是撅着嘴,含着眼泪吃这半个窝头,粗粗的扎嗓子,心里其实是有点恨妈妈的,现在想起来,生活的艰难,细粮的匮乏,妈妈也是不得已的。家里养着几只母鸡,我最喜欢吃煮鸡蛋,可是,不是想吃就能吃,要留给爸爸。妈妈攒着放在一个小竹筐里记着数,每天给爸爸用热水冲一个鸡蛋汤,放上白糖,据说,是因为这样补身体,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的生活,主要是靠他。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办法,只要听到母鸡咯咯哒一叫,我就去鸡窝里看,要是只有一个蛋,我就乖乖出来,只要发现俩个,我就偷偷拿一个,用个“小水汆”(当年很多家都用吃过的铁罐头盒,用粗铁丝做的煮蛋神器)放在炉子里煮蛋吃,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当年没吃过别的好东西吧。过年了,爸爸会把家里养了一年的大公鸡杀掉,晚上在被窝里,闻着肉香入睡,总会被妈妈轻轻拍醒,挑出鸡翅膀,弟弟一个,我一个,啃着好香呀,吃完了,心满意足地睡了,梦里都是鸡肉的香味。

  改革开放第十年:1988年,这一年我上初中,我家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生产队不光种玉米了,也种上了核桃、苹果树等经济作物,收入自然质的飞越,再也不穿带补丁的裤子了。可喜的我家买了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之一的缝纫机,我也偷偷拿着纸条,踩着踏板练习,就像现在的孩子玩游戏一样,特别上瘾,小时候学会的东西,可能不会忘吧,现在我还会呢。后来妈妈托亲戚给我买了自行车,邻居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带着我去生产队的晒粮场,教我学骑车,练车的时候小心翼翼,特别怕把车摔坏,要知道,这可是我的人生中第一个大件儿,这辆“五羊”牌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别人的“飞鸽”高大上,但我还是特别珍惜。再后来,我家也有了电视机,再也不用跑到别人家,跟着人家的喜好看节目了,现在,我想看哪台就换哪台,那种兴奋与自豪感,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能感受到了。

  1992年,我找到工作啦,月收入300元,那年,我家年终结算3000多元,以前除了平时开支,到了年底可就是几百元,我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不会说话,用手比划着,我看懂了:换了个新队长,队里买了农业机器,带着大伙发展新农业,他们一边比划,一边竖大拇指。1993年,弟弟考上了师范,交了3000元的学费,爸爸和亲戚借了2000元,次年就还上了,这在以前,怕是还不上呢。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农村越来越好,变化是越来越大,以前天一黑,我们都不敢出门,坑坑洼洼,小孩子和老人经常摔倒,现在村里安装了路灯,又修了水泥路,雨季再也不会满脚泥泞了,夏天的晚上,胡同里全是人,老人们摇着大蒲扇,拉着家常,孩子们跑来跑去捉迷藏、推铁环、木头人儿,玩得不亦乐乎。

  这两年家里还添了电风扇,我记得好清楚,是“雪花”牌的,能定时,能摇头,对于孩子来说好新奇,我最喜欢对着电扇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喊“啊”,风扇的回音是颤抖的,我还会对着唱歌。我们这代人,很会找乐子玩吧?一个又一个夏天就这样开心地度过了。这个电扇我的老爸还在用,几十年了,每到夏天,都在嗡嗡转着。

  改革开放第二十年:1998年,这年我迎来了人生三件大的喜事。我是农民,在上学的时候,可选择的学校太少了,我做梦都想有个居民户口,也就是非农业户口,这一年,我赶上了小城镇的农转非政策,感觉好幸运。四月我的宝宝出生了,孩子爸爸单位福利分了楼户,两室一厅,能住上宽敞的楼房,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爸妈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都入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每年年终都会分红,再也不用靠微薄的工分,省吃俭用过活了,每次回娘家,看到家里的冰箱里水果、鱼肉蛋俱全,我特别开心,爸妈年纪大了,能度过安稳无忧的晚年,是做儿女最欣慰的事。

  改革开放第三十年:2008年,家里的老房翻盖了,改成明亮的玻璃窗,土炕也拆了,换成软软的海绵木床,修了卫生间和厨房,刮风下雨都不怕了,晚上去外面上茅厕的手电,都快被遗忘了。孩子大了,我也有了很稳定的工作,父母身体都还健康,日子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第四十年:2018年,今年我已过不惑,弟弟也成家了,遗憾的是母亲已逝,我常常在思念她;老爸七十多了,身体特棒,还上树给我掰香椿呢,我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也有朋友开玩笑,“海燕你长点心吧,老人那么大岁数,还上树”。其实,真是拦不住呀,我知道,老爸是想趁着身体好,多给儿女做点儿事。

  我的工作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2006年7月,刚上岗时,一个月工资700元,今天,我能挣到近5000多元啦,而且,国家政策大好,每年都会调工资,生活品质自然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娃娃成长成一名光荣的社区工作者,伴随着变革,从农村到城镇,从贫苦到小康,一步步走来,改革开放给我这个农村娃带来深刻影响,改变了我父辈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深深融入我的生活:从吃个鸡蛋都要偷偷吃到现在餐桌的丰富与营养搭配;从打补丁的蓝灰黑衣服到现在的五彩光鲜与个性张扬;从破旧的房子,到现在的白墙明窗24小时热水;从一小时一趟的长途车把人挤得像照片,到现在拥有私家车等,百姓生活衣食住行,没有国家发展,没有改革开放,我不知道,今天的我是什么样子?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踏步走进新时代,我期待下一个十年,我再与大家分享:改革开放50年。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3

  新中国成长路上的“隔辈亲”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朝鲜,受到了10万朝鲜民众的盛大欢迎。震撼的场面,深厚的中朝人民友谊感人肺腑,也拉开了一段深藏我心、对曾经奋战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战士的珍贵追忆。

  这位战士是我的爷爷,他于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1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复员到家乡担任村干部,支持家乡建设,直到退休。

  从小生活在爷爷身边,记忆里那个爱穿军大衣的他无比威武,我们祖孙之间有着特别的“隔辈亲”。爷爷的峥嵘岁月、奋斗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对我的人生成长影响至深。

  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心之源。儿时最爱听的故事是爷爷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峥嵘往事;儿时最珍贵的物件是爷爷放在精美木匣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党费证等。爷爷17岁告别家乡,参军效国,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不怕牺牲,在部队担任班长,英勇地完成每次作战任务。复员回乡后,他更是时常怀念牺牲的战友,情深之时甚至簌簌落泪,哽咽着教诲我祖国的安宁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祖国,珍惜和平,要热爱人民,感恩奉献,要艰苦朴素,终身奋斗。爷爷的谆谆教导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要“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奉献祖国”的初心梦想,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

  支援家乡建设的爱民之情。1957年,爷爷复员了,他毅然回绝了组织准备安排留城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选择回到自己贫苦老家,建设家乡。回乡后,爷爷被乡亲们推选担任了村干部,上任后他带领乡亲们修建了村里第一条公路,鼓励乡亲们种植柑橘树,能拉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为了修路,爷爷每天吃住在工地上,资金不够,他到处去“化缘”,甚至自掏腰包倒贴;为了种树,他自己摸索种植技术,学会了祛病虫的方法,成了村里唯一的柑橘树“养护员”。村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奶奶却抱怨,“他这个当村干部的,家里日子过得还不如村里一般百姓嘞!”当年姑姑上学要5元学费家里都拿不出,只得去跟乡亲邻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额,爷爷却不顾一心想参军的父亲,把名额给了村里家庭困难的其他青年。爷爷是村里老百姓啧啧称赞的好干部,更是一名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

  坚守党员使命的薪火相传。操劳一生的爷爷,在退休后不久被查出身患晚期尿毒症,得知病情后,他却显得异常冷静,“我上过战场不怕死的!”生命最后的时光,爷爷卧病在床,双肾溃烂的疼痛感使他不断呻吟,但他却从未流泪,我只见过他思念战友时哭泣……出殡那天,村里前来吊唁的群众围满了小院,全村老百姓对爷爷的称赞与不舍是他最好的墓志铭。爷爷对百姓的厚爱,百姓对爷爷的深情,是他一生坚守党员使命最美的荣光,也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我在大学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司法所的普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参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给基层群众带来亟需的法律服务、公平正义,为构建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与爷爷不仅有祖孙间浓浓的亲情,更多的是对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守、使命的传承。新中国70载光辉岁月里,爷爷曾用高于生命的坚定信仰,征战沙场,效忠祖国;回归基层用无私奉献回馈群众,绽放余生;而我,始终将爷爷当成一座熠熠发光的精神丰碑,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扎根基层的执着、奉献青春的执念,诠释着这份与爷爷之间永远温存的“隔辈亲”,永久不变的“初心情”。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4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二期“载人登月”和三期“建立月球基地”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背后展现出的“四个中国”是我们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底气,更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动力。

  “精神之中国”——丹心从来系家国。在嫦娥五号最后返回大气层阶段,使用了一项我国独有的技术——太空“打水漂”技术,这个设想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等国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验证,但是它们的目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对别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我国的科学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和实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茬接着一茬做,努力攻克每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掌握了“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探月领域,解决了从月球“回家难”的问题。嫦娥五号的成功是科学家“丹心从来系家国”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信仰的伟大胜利,是“精神之中国”最本质的内涵。

  “力量之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极高,集成难度极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70多年的披荆斩棘和风雨兼程,我们开创了世界上公平和效率程度最高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革命,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才,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任务,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力量的基础,也是中国力量的象征。只有我们这样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入到民族血脉和基因里的国家,才能全部具备嫦娥五号所需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物力财力基础、人力智力储备,才能使得嫦娥五号顺利完成在月球取壤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的目标。

  “创新之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的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航天人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精到强,一步步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蜕变。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即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与精准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返回,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结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我革命和社会进步。

  “青春之中国”——直挂云帆济沧海。从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12月17日返回器安全着陆,这23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屏幕总能看到许多年轻航天人的身影。北京总调度刘建刚今年31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系统指挥徐文晓26岁,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24岁,嫦娥五号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种人才盛况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团队中都不可能出现。昔日,无数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今天,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梁。有了这些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我们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打造民族创新的高地,以青春之激情,积蓄改天换地的力量,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实现国家的梦想。

学习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篇15

  扎实做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悟用”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重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往底里学、往深里悟、往实里用,切实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

  往底里学,培养历史思维。毛泽东同志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所以他把读书学习叫做“攻”书。要“攻”,就要持之以恒、深入探究,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往底里学,培养历史思维,要怀着“攻”书之心去学《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党史、新中国史著作,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等,用历史思维照亮过去现在未来的航标灯。

  往深里悟,树立历史眼光。思考差之毫厘,行动失之千里,思考要联系实践,才能把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往深里悟,树立历史眼光,把准思考方向,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和自身建设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养分和力量,指导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往实里用,增强历史担当。“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也正面临“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不少,当我们困惑迷茫时,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廓清认知迷雾,坚定使命担当。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往实里用,增强历史担当,善于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社会发展实践需要出发,立足实际,对党史、新中国史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发挥,提炼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指导新实践,切实把知识转化为认识,把认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

推荐访问:宣传教育 工作方案 学习